期货百科
期权颠覆国际衍生品市场
期权颠覆国际衍生品市场
在全球衍生品市场中,成长最快速的新型工具无疑首推期权。现代期权1973年于美国问世, 目前期权成交量已远超1865年问世的期货。尤其2012年全球20大金融期货期权商品中,指数期权占12个,堪称名副其实的“颠覆性”衍生工具。
亚洲最早的股指期权为日本1989年推出的日经225指数期权合约,接着新加坡、中国香港和以色列也相继推出股指期权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,韩国、中国台湾和印度逐步推出股指期权交易,并迅速成长为世界重要的股指期权市场。
韩国无疑创造了全球期权的奇迹。19910年韩国推出股指期货, 1997年便开发上市i KOSPI200股指期权。因股票和衍生品市场先后对境外投资者开放,韩国股市强劲复苏,综合指数十年间从200多点涨到2000多点。同期的期货成交量相比期权微不足道,期权成交量最高时为期货的40倍,单一产品KOSP1200创出一年成交36亿手的世界纪录。1998-2002年股指期权年交易量增长约590倍。到2002年上半年交易金额已超过标普500一倍, 2003年交易量竟占到韩国衍生品交易量的99%和全球衍生品交易总量的34.87%,全球半数交易所一年的衍生品交易量仅等于KOSP1200股指期权一天的交易量。
与此同时, 1998年韩国开始大幅降低外资直接投资韩国各产业的限制,使得FDI占GDP比例由19910年的2%上升到2009年的14%。如果不是建立和开放了期货、期权市场,健全了金融市场机制,韩国政府不敢如此接纳外国资本对各产业的直接投资。.

印度两家证券交易所2001年6月同时推出股指期权合约,但长期交易量平平。到2012年孟买证券交易所股指期权交易奇迹般增长,不到一年交易量跃升至世界第五,全印度以8亿手总量雄踞全世界第二,再次改写了世界股指期权市场的格局。2013年印度股指期权再接再厉,夺得全球交易量第一名。
中国台湾推出的期权交易过程,同样印证了期权对金融市场的正向影响。台湾期货市场1998年建立,至2009年十年间交易量增长485倍。1990年台湾股市泡沫破裂,从12682点快速下跌到2485点并长期积弱不振,类似上证综指从2007年6124点下跌到2008年1664点的过程。2001年12月台指期权上市后,隔年股市就出现了连续四年的多头行情,从3000多点一路涨到近10000点,后续至今十几年中,大致维持在这个区间,反复上下震荡了七八次,其中机构与国外投资人积极参与期权、期货交易,对于激活带动现货市场投资意愿的良性循环,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台指期权一推出,很快获得了市场青睐,日均交易量从2002年的6316手大幅提高至2009年的287181手,增长45倍。上市两年,期权实质规模就超越期货,成交量为股指期货5倍以上。与此同时,期货市场散户投资者成交量占比从90%一路下滑到50%以下。2009-2012年,虽因金融海啸影响,台湾股市成交金额由30万亿台币下降至20万亿台币,但股指期权仍逆势由7208万手劲升至1.08亿手,至今仍呈稳步发展态势,稳定占据台湾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70%以上。充分显示出期权强大的市场活力。
【期权颠覆国际衍生品市场】
https://www.jfanyong.cn/qhbk/3245.html【TAG标签】
【版权声明】
著作权归期货返佣网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QQ:857618031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