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货百科
PVC期货合约实战案例
PVC期货合约实战案例
聚氯乙烯(Polyvinyl Chloride),简称PVC,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。其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,广泛用于工业、建筑、农业、日用生活、包装、电力、公用事业等领域。

PVC品种概况
聚氯乙烯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白色粉末。化学稳定性很高,具有良好的可塑性。除少数有机溶剂外,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、90%以下的硫酸、50%~60%的硝酸及20%以下的烧碱,对于盐类亦相当稳定: PVC的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,在140℃以上即可开始分解并放出氯化氢(HCI)气体,致使PVC变色。电绝缘性优良,一般不会燃烧,在火焰上能燃烧并放出HCI,但离开火焰即自熄,是一种“自熄性” “难燃性”物质。主要用于生产透明片、管件、金卡、输血器材、软硬管、板材、门窗、异型材、薄膜、电绝缘材料、电缆护套、输血料等。
从产品分类看, PVC属于三大合成材料(合成树脂、合成纤维、合成橡胶)中的合成树脂类,其中包括五大通用树脂,聚乙烯PE、聚氯乙烯PVC、聚丙烯PP,聚苯乙烯PS.ABS树脂。

PVC供给与需求
2006-2007年,是中国PVC行业投资高度增长的两年,外行业投资者纷纷涌入PVC行业,使得PVC产能得到迅速增长。究其原因,该行业能够如此吸引投资高度关注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。
一是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,造成以石油、天然气为路线的PVC法价格的薯升,而国内电石价格相比较低,极具市场竞争优势,利润高于行业平均。
二是随着近几年国内建筑行业极速发展,对合成树脂材料特别是PVC需求增长较快,造成下游市场需求增加。
三是国内市场上五大通用树脂市场需求持续激增,但石油、天然气路线的价格较高,作为替代品的PVC成为理想选择。
四是一些煤化工企业看到下游市场较高的投资回报前景,延长产品产业链,以获取更好的投资效益。
1)国内合成树脂总体情况
近年来,我国合成树脂行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,现在已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合成树脂生产国。其中聚氯乙烯产量达971.7万吨,同比增长19.8%;随着中海壳牌、惠州乙烯项目的投产,另在吉化、大庆乙烯改扩建后正式投入运营,聚乙烯产量达到692.5万吨,同比增长16.1%;在海南炼厂、茂名石化、大连石化聚丙烯等生产装置扩能的情况下,聚丙烯产量达到712.7万吨,同比增长21.7%;聚苯乙烯产量达300.3万吨,同比增长9.8%; ABS产量为135万吨,同比增长16.4%。
2)聚氯乙烯产能分析
中国的氯碱行业从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,虽然从2014年开始扩产扩能的后遗症有所显现,但是生产能力仍然有比较大的增加。
2012年全国聚氯乙烯产量为649.2万吨,较2011年增长27.6%。其中采用乙烯法原料路线的产量约为120万吨,占总产量的18.5%,比2011年的89万吨有小幅增长:采用进口单体和EDC原料路线的产量约为119万吨,占总产量的18.3%,比2004年的115万吨略有增长;采用电石乙炔法原料路线的产量约为410.2万吨,占总产量的63.2%,比2004年的299万吨有大幅度增长。电石法仍占主导地位。自2003年以来,国际油价大幅攀升,使乙烯法PVC成本增加,而电石法生产则受此影响较小,从而导致国内电石法PVC生产装置建设的新一轮热潮,使电石法PVC产能急剧扩大,对乙烯法PVC生产形成了极大挑战,许多乙烯法PVC生产企业处于亏损边缘。
3)聚氯乙烯产量分析
近年来,我国聚氯乙烯装置规模水平虽在不断提高,但仍不及国际平均水平。目前我国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平均规模不足10万吨/年,而国际上聚氯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为15万~20万吨/年,最大装置规模超过100万吨/年。发达国家如美国,平均装置规模为30万吨/年,相比差距更大,日本的PVC平均装置规模为15万吨/年。

PVC标准合约
交易品种:聚氯乙烯
交易单位:5吨/手
报价单位:元(人民币)/吨
最小变动价位:5元/吨
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: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±4%
合约月份:1.2、3.4.5.6.7,8.9, 10. 11, 12月
交易时间:9:00-11:30: 13:30-15:00
最后交易日:合约月份第10个交易日
最后交割日:最后交易日后第二个交易日
交割等级:质量标准符合《悬浮法通用型聚氣乙烯树脂》 (GB/T5761-2006)规定的SGS型一等品和优等品
交割地点: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
最低交易保证金:合约价值的5%
交易手续费:不超过6元/手
交割方式:实物交割
交易代码:V
上市交易所:大连商品交易所
【PVC期货合约实战案例】
https://www.jfanyong.cn/qhbk/3367.html【TAG标签】
【版权声明】
著作权归期货返佣网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QQ:857618031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