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货百科
上市公司如何利用财务报表造假?
上市公司如何利用财务报表造假?
(1)虚构收入。
这是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。虚构收入有几种做法,一是白条出库,作销售入账;二是对开!发票,确认收入;三是虚开发票,确认收入。这些手法非常明显是违法的,但有些手法从形式上看合法。虚构收入这种造假情况在企业中非常普遍,如上市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,确认该子公司销售收入,再由另一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。这种做法避免了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,确保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,能够达到操纵收入的目的。
(2)提前确认收入。
这种情况包括: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,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,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人,四是提前开具销售发票,以美化业绩。

(3)推迟确认收入。
延后确认收入,也称递延收入,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。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,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手法。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,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采用。
(4)转移费用。
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,有些费用根本不入账,或由母公司承担。一些企业往往通过计提折旧、存货计价、待处理挂账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。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,将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挂列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。应该反映在当期报表上的费用,挂在“待摊费用”和递延资产或“预提费用”借方这几个跨期摊销账户中,以调节利润。目前通常的做法是,当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时,或者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,或者承担上市公司的相关费用,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,从而达到转移费用、增加利润的目的。
【上市公司如何利用财务报表造假?】
https://www.jfanyong.cn/qhbk/2525.html【TAG标签】
【版权声明】
著作权归期货返佣网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QQ:857618031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相关文章